阴极之至,
阳气始生,
日南至,
日短之至,
日影长之至,
故曰“冬至”。
冬至又名“一阳生”,
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
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,
冬至俗称“数九、冬节”“长至节”“亚岁”等,
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,测定出了冬至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,
“一候蚯蚓结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动。”
冬至,
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。
都说冬至大如年,
这可不是说说。
按照老习俗,这一天,
要吃饺子汤圆一家相聚。
古人喜贺冬至,今人虽多不以为节,但冬节再怎么说也是“年时八节”之一,吃货们还是不会放过这有着各种冬至特色美食的节日的:如北方水饺、潮汕汤圆、东南麻糍、台州擂圆、合肥南瓜饼、宁波番薯汤果、滕州羊肉汤、江南米饭、苏州酿酒等。
漂在外的人到了这时节,
都要回家过“冬节”。
冬至大如年,
人间小团圆。
在古人心中,
冬至的地位不亚于新年,
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。
唐宋明清时,
这时节还要祭天拜祖一家聚餐,
此所谓“年终有所归宿”。
所以,
民间流传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
冬至才被称为“小年”。
冬至后再一个多月便是春节,
中国人真正的一年的起始。
冬至起,
思乡之人开始归心似箭,
家中父母企盼子归。
冬至起,
盘点即将过去的一年得失,
春节将至,又将播种新的希望。
一家的收成要清点入库,
全家的情感也需要清点。
清点的目的是为了弥合,
彼此更加包容和关爱,
团圆是冬至最丰富的底色,
祭祖敬老是最有温度的程序。
一起洗手做羹汤时的笑语,
送上礼物时的感动,
分享美食时的温馨……
团圆的核心区域,
在父母长辈的周围。
冬至,
其实就是回至,
回至父母身边,
回归家庭之中,
回归冬至最初的意义。